以案说险:警惕虚假投资项目骗局,树立科学投资理念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28日
虚假项目投资诈骗是近年来高发的诈骗类型之一,危害严重,损失巨大。诈骗分子往往以“高收益、低风险”为诱饵,利用虚假平台或虚假项目信息诱导受害者投资,最终卷款跑路,导致受害者财产严重损失。
一、案例简介
近日,一名老年客户来到中原银行申请办理银行卡。工作人员在按规询问办卡用途时,老人称受业务专员张某委托前来办卡,工作人员感觉可疑,经过耐心沟通,从老人的微信聊天记录和一款陌生软件中发现重要线索:自称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专员的张某,要求老人在微信群点击链接下载“扶贫IM”APP,进一步沟通得知,老人此前已深陷“五行币”“中国梦”等多起网络诈骗,遭受严重经济损失。此次办卡,一是期待“中国梦”项目返现,二是轻信网络宣传,认为生活困难可获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,且已收到30元微信转账作为“诚意金”。工作人员判断存在重大诈骗风险,帮其报警。
二、案例分析
综合分析这是一起精心设计的连环诈骗案件,犯罪分子广泛撒网,首先以贫困补助或高回报投资取得受害者信任,并伪造盈利截图,以此激发受害者投资欲望,随后,引导受害人登录虚假网站或下载投资理财APP,指导进行投资理财操作,初步小额投资试水,获得低额返利,继而取得进一步信任,为诱导受害人继续加大金额投资做好铺垫,继续鼓吹“稳赚不赔”诱导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。
三、中原银行温馨提示
(一)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业务。通过证监会、银保监会官网或官方App核实平台是否具备金融产品销售资质,任何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的投资都是诈骗。
(二)树立科学理性投资理念。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,宣称“内幕消息”“稳赚不赔”“高额回报”的项目等网络投资理财几乎都是骗局。
(三)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。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、银行卡、金融账户等,不扫陌生二维码,不点击陌生链接,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、泄露、买卖或个人财产遭受损失。